“我滴乖乖隆地洞啊!兄弟姐妹们一定要来体验一把!”当来自俄罗斯的阿历克斯在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(下称“深坑酒店”)88米深的坑底,纵身体验水上飞人项目时,兴奋地用上海话连连惊呼。
而不久前,另一种 “反差感”体验同样让人惊叹——在239米高的上海中心52楼朵云书院・旗舰店演艺新空间玻璃幕墙内看沉浸式戏剧《摩天大楼》,窗外是陆家嘴流光溢彩的霓虹,脚下是黄浦江蜿蜒流淌的夜色。
阿历克斯体验水上飞人。图片来源:小红书@阿历克斯 Alex-SH
上海这座繁华都市,文旅体验已跳出平面局限:向上,解锁高空的多元玩法;向下,挖掘地下的独特魅力。
向上 超越观景边界
前不久,NBA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球星杰伦・布朗途经上海时,专程登上浦西最高楼白玉兰广场320米高的The Stage观景台。外滩的历史建筑、陆家嘴的摩天大楼、北外滩的规划蓝图在眼前交织,他张开双臂感叹:“上海的一切太美丽了!”
杰伦・布朗在The Stage白玉兰观景台上。图片来源:新民视频
作为新晋城市文旅地标,The Stage白玉兰观景台尝试打破“传统观景”的边界。
京剧演员们身着戏服,水袖翻飞间与远处的陆家嘴“三件套”同框,上演“国潮与现代”的碰撞;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,这里铺设了中国最高、最大的《酱园弄・悬案》电影巨幅海报,主创团队还特意来到现场,与“云端海报”同框,在上海北外滩的日落中分享创作故事。
沉浸式戏剧《摩天大楼》 图片来源:网络
朵云书院・旗舰店的创新同样亮眼。这个位于上海中心52楼的文化空间,白天是市民看书喝咖啡的地方,夜晚则成了“海拔最高”的剧场。“地标式文化空间与《摩天大楼》的主题高度契合,这不仅是一次演出,更是文旅与演艺融合的尝试。”世纪朵云副总经理夏琦说。
在现代人剧社负责人张余看来,这次尝试还有更深层的意义:“白天,这里是飘着咖啡香的书院;夜晚桌椅重新排布后,就变成了话剧演出空间。原本到点熄灯的52楼,现在成了能看剧、能赏陆家嘴夜景的打卡点,让高空空间的价值充分激活。”
向下 小众打卡消费
如果说高空文旅靠“跨界混搭”吸睛,那么上海的地下空间则凭借“不可复制的独特性”,从“小众探索地”一步步走进大众消费视野。
这股“地下文旅”的吸引力,在深坑酒店体现得尤为鲜明。此前,坑底水上飞人曾让俄罗斯小伙阿历克斯惊呼连连;今年暑期,深坑酒店观光区又上新项目——上海首个高空大摆荡。
大摆荡凌空架在深坑之上,摆动半径达41米。当人悬空荡出,失重感油然而生,脚下是幽深的深坑,眼前是壮阔的自然奇观,肾上腺素飙升的同时,还能将坑底奇观尽收眼底。
深坑酒店大摆荡 图片来源:小红书@依个果子
市区的Epm地下书店则以“反商业”模式圈粉文艺群体。被网友称为“不卖书的书店”的它,不仅提供借阅服务,每周还举办诗歌分享会、电影沙龙等活动,近期更推出“地下民谣现场”。
“我们想打造小范围文化共同体,让地下空间成为人们审视生活、重新出发的地方。” 书店主理人说。如今,这里成了文艺爱好者聚集地,也成了小红书、抖音上的小众打卡点,带动周边咖啡馆、文创店形成小型消费圈。
Epm地下书店 图片来源:小红书@Epm地下书店
行业观察者坦言:“地下文旅的核心是差异化。深坑酒店的奇观、Epm书店的文化氛围,避开了地面文旅的同质化竞争,让城市‘地下轮廓线’更有记忆点。”
新人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领证。图片来源:浦东婚登
深坑酒店地下15层的渔火餐厅 图片来源:网络
从320米高空到88米深坑,上海的立体空间文旅项目正为市民游客提供越来越多“上天入地”的多元选择。
新民晚报记者 梅璎迪
上海滩上洋掌柜(ID:shyangzhanggui)编写
信钰证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